想找負債150萬的資訊請看這裡
不管是缺錢還是負債上的問題
由專人幫你免費諮詢
馬上開始了解負債150萬上的問題吧!!!
負債150萬貸款遇到困難 這邊可以幫你!!!
張宏良問計資產負債匹配管理 交銀康聯年度期繳新單目標翻番 北京新浪網 (2016-04-26 07:17)
分享|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友善列印
張宏良問計資產負債匹配管理 交銀康聯年度期繳新單目標翻番
本報記者 陳植 實習記者 張海峰 上海報導
截至2015年底,公司資產總額增幅達38.9%;全年原保費收入同比增長54.24%,高於同期全國壽險市場24.97%和銀行系壽險公司33.48%的行業平均增幅;凈利潤同比增長888%;在償一代下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達到771%……這是國內首家銀行系保險公司——交銀康聯人壽去年交出的一份業績答卷。
不過,這並沒有令交銀康聯人壽總裁張宏良感到可以「高枕無憂」。隨著償二代標準出台,撬動壽險業務變革,利率市場化與資產荒加大壽險資產負債匹配管理難度,銀行系保險公司在精細化經營與規模化經營之間,同樣面臨艱難抉擇。
「所幸的是,這些年交銀康聯人壽通過業務轉型,大力拓展保障型業務,由政策變化與市場波動所呈現的經營壓力相對較小。」張宏良日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負債150萬採訪時坦言。比如償二代標準出台,旨在鼓勵壽險公司發展長期期繳業務。去年交銀康聯人壽期繳業務在原保費收入的佔比接近30%,力爭今年新單期繳業務加上續期業務收入達到20億元。
他直言,當前他也非常關注壽險資產負債匹配管理。尤其是今年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、加之利率下行與資產荒狀況持續,將對保險公司投資收益造成一定壓力。
「我們的應對策略,是今年仍以風險管理為核心,堅守大類資產配置優先的基本方針,全面實施分賬負債150萬戶管理,進一步強化獲取絕對收益,而不是相對收益的投資能力。在利率持續走低和未來市場不確定性較大的形勢下,投資端要以系統提升風險控制水平為第一要務負債150萬。」「他認為,壽險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,是要解決老百姓長期資金的保值和增值,壽險資金投資管理是長期經營,不能要求每年都有超額利潤,穩健回報才是根本。
一季度權益類投資佔比不超過4%
數據顯示,去年交銀康聯人壽投資收益率為14.94%,連續三年超過行業平均水平。
張宏良表示,目前公司每個季度都會根據年初確定的風險管理限額,對整個投資組合進行壓力測試,並按照既定條件進行動態調整。去年6月22日,公司內部曾做了一輪壓力測試,發現股市調整可能令公司承受約30%的投資收益損失,為此公司風控委員會做出決定——上半年兌現收益,下半年清零再來。因此在股市深度調整之前公司便不斷調低權益投資佔比。這也讓交銀康聯人壽在股市大幅調整前,基本鎖定了投資收益。
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,去年上半年交銀康聯人壽的權益類投資佔比約為13%,在下半年股市大幅調整期間,其權益類資產維持在3%左右,截至今年一季度,公司在負債150萬大類資產配置方面依然堅持穩健投資策略,權益類不會超過4%。
在張宏良看來,公司主動進行資產負債管理,堅持穩健投資。其中,壓力測試、風險限額和風險管理髮揮了很大的作用。
張宏良表示,壽險企業進行資產負債的主動匹配管理,需要在不同的利率周期下,通過採取階段性資產配置策略,形成資產和負債久期的動態匹配。為此交銀康聯人壽在2015年適度縮短規模性業務的負債期限,擴大高價值長期期交型、保障型業務的規模,一方面拉長新增資產的期限,一方面提供提前配置鎖定高利率周期下的市場紅利。通過產品結構的調整,目前負債總成本得到進一步壓低,即使在利率下行階段,公司業績壓力整體而言不是很大。
「在投資策略方面,我們從不簡單地、單維度地對市負債150萬場趨勢進行判斷,而是一直堅持相對分散性的投資策略,首先對大類資產類別進行分散,再逐步發展對各個金融投資品種進行分散配置,通過資產配置的先行一步,緩解利率市場化與資產荒所帶來的收益壓力;但落實到具體的投資操作,我更傾向靠後一步,更關注對市場波動等投資風險的控制。」他進一步表示。
調整個險直銷團隊經營策略
為了擺脫對銀保渠道的依賴,近年不少銀行系保險公司紛紛籌建個險代理人直銷團隊,獨立拓展客戶資源。而交銀康聯也正計劃調整個險代理人直銷團隊經營策略。
張宏良解釋說,銀行系保險公司在拓展個險直銷業務同時,得兼顧個險發展趨勢與銀行股東優勢,需要「頂層設計」。具體而言,交銀康聯人壽對交通銀行客戶體系進行了分層,一是活躍客戶,佔比約30%,二是非活躍客戶,佔比約70%,而交銀康聯人壽計劃通過調整直銷團隊業務模式,提高對非活躍客戶的服務力度。
他的設想是,提高直銷隊伍的准入門檻,較傳統代理人更高一些,人員流動維基率更低一些,以此確保服務品質,作為拓展非活躍客戶的突破口。
在業內人士看來,銀行非活躍客戶看似蛋糕很大,但要深挖他們的保險服務需求並不容易。
「作為銀行系壽險公司,我們一直積極融入集團財富管理保障體系,積極發揮保險子公司的專業優勢,提高保險保障在客戶資產配置中的佔比。」張宏良表示。張宏良問計資產負債匹配管理 交銀康聯年度期繳新單目標翻番 北京新浪網 (2016-04-26 07:17)
分享|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友善列印
張宏良問計資產負債匹配管理 交銀康聯年度期繳新單目標翻番
本報記者 陳植 實習記者 張海峰 上海報導
截至2015年底,公司資產總額增幅達38.9%;全年原保費收入同比增長54.24%,高於同期全國壽險市場24.97%和銀行系壽險公司33.48%的行業平均增幅;凈利潤同比增長888%;在償一代下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達到771%……這是國內首家銀行系保險公司——交銀康聯人壽去年交出的一份業績答卷。
不過,這並沒有令交銀康聯人壽總裁張宏良感到可以「高枕無憂」。隨著償二代標準出台,撬動壽險業務變革,利率市場化與資產荒加大壽險資產負債匹配管理難度,銀行系保險公司在精細化經營與規模化經營之間,同樣面臨艱難抉擇。
「所幸的是,這些年交銀康聯人壽通過業務轉型,大力拓展保障型業務,由政策變化與市場波動所呈現的經營壓力相對較小。」張宏良日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坦言。比如償二代標準出台,旨在鼓勵壽險公司發展長期期繳業務。去年交銀康聯人壽期繳業務在原保費收入的佔比接近30%,力爭今年新單期繳業務加上續期業務收入達到20億元。
他直言,當前他也非常關注壽險資產負債匹配管理。尤其是今年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、加之利率下行與資產荒狀況持續,將對保險公司投資收益造成一定壓力。
「我們的應對策略,是今年仍以風險管理為核心,堅守大類資產配置優先的基本方針,全面實施分賬戶管理,進一步強化獲取絕對收益,而不是相對收益的投資能力。在利率持續走低和未來市場不確定性較大的形勢下,投資端要以系統提升風險控制水平為第一要務。」「他認為,壽險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,是要解決老百姓長期資金的保值和增值,壽險資金投資管理是長期經營,不能要求每年都有超額利潤,穩健回報才是根本。
一季度權益類投資佔比不超過4%
數據顯示,去年交銀康聯人壽投資收益率為14.94%,連續三年超過行業平均水平。
張宏良表示,目前公司每個季度都會根據年初確定的風險管理限額,對整個投資組合進行壓力測試,並按照既定條件進行動態調整。去年6月22日,公司內部曾做了一輪壓力測試,發現股市調整可能令公司承受約30%的投資收益損失,為此公司風控委員會做出決定——上半年兌現收益,下半年清零再來。因此在股市深度調整之前公司便不斷調低權益投資佔比。這也讓交銀康聯人壽在股市大幅調整前,基本鎖定了投資收益。
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,去年上半年交銀康聯人壽的權益類投資佔比約為13%,在下半年股市大幅調整期間,其權益類資產維持在3%左右,截至今年一季度,公司在大類資產配置方面依然堅持穩健投資策略,權益類不會超過4%。
在張宏良看來,公司主動進行資產負債管理,堅持穩健投資。其中,壓力測試、風險限額和風險管理髮揮了很大的作用。
張宏良表示,壽險企業進行資產負債的主動匹配管理,需要在不同的利率周期下,通過採取階段性資產配置策略,形成資產和負債久期的動態匹配。為此交銀康聯人壽在2015年適度縮短規模性業務的負債期限,擴大高價值長期期交型、保障型業務的規模,一方面拉長新增資產的期限,一方面提供提前配置鎖定高利率周期下的市場紅利。通過產品結構的調整,目前負債總成本得到進一步壓低,即使在利率下行階段,公司業績壓力整體而言不是很大。
「在投資策略方面,我們從不簡單地、單維度地對市場趨勢進行判斷,而是一直堅持相對分散性的投資策略,首先對大類資產類別進行分散,再逐步發展對各個金融投資品種進行分散配置,通過資產配置的先行一步,緩解利率市場化與資產荒所帶來的收益壓力;但落實到具體的投資操作,我更傾向靠後一步,更關注對市場波動等投資風險的控制。」他進一步表示。
調整個險直銷團隊經營策略
為了擺脫對銀保渠道的依賴,近年不少銀行系保險公司紛紛籌建個險代理人直銷團隊,獨立拓展客戶資源。而交銀康聯也正計劃調整個險代理人直銷團隊經營策略。
張宏良解釋說,銀行系保險公司在拓展個險直銷業務同時,得兼顧個險發展趨勢與銀行股東優勢,需要「頂層設計」。具體而言,交銀康聯人壽對交通銀行客戶體系進行了分層,一是活躍客戶,佔比約30%,二是非活躍客戶,佔比約70%,而交銀康聯人壽計劃通過調整直銷團隊業務模式,提高對非活躍客戶的服務力度。
他的設想是,提高直銷隊伍的准入門檻,較傳統代理人更高一些,人員流動維基率更低一些,以此確保服務品質,作為拓展非活躍客戶的突破口。
在業內人士看來,銀行非活躍客戶看似蛋糕很大,但要深挖他們的保險服務需求並不容易。
「作為銀行系壽險公司,我們一直積極融入集團財富管理保障體系,積極發揮保險子公司的專業優勢,提高保險保障在客戶資產配置中的佔比。」張宏良表示。穆迪:中國債務水準雖高 但北京當局控管得宜
2016/4/26 17:46
鉅亨網陳律安
187
上海金融區(圖:AFP)
上海金融區(圖:AFP)
穆迪經濟學家周二表示,中國高債務水準是個風險,但不會出現全球性的金融危機。
關於中國債台高築的疑慮,在最近幾個月升溫,因為其經濟成長放緩。知名投資人如Kyle Bass及維基索羅斯都曾出言警告中國的信貸危機,前者說中國的銀行系統彷彿被裝了定時炸彈。
這些憂慮,反映在近幾個月來的中國信評上。
穆迪給予的中國信貸評級為 Aa3,是第四高的評等,但前景降為負面。負向評級是今年三月初給的,這是由於政府增加的債務負擔,以及「大量的或有負債」。同業標普同樣在三月時將中國評等砍為負向。
儘管穆迪出言警告,但它表示當局有在控制局面、採取必要的措施來穩住船身。
穆迪管理主任Atsi Sheth向《CNBC》表示:「不僅當局有注意到局面,他們也有意願及工具來對應高槓桿的問題。」
「中國的成長及成長前景仍相當繁茂。這是低收入經濟想要迎頭趕上的成果。許多的中國債務是內部形成,是國內的儲蓄導致這些債務的累積,而不是海外借款。這給了情勢一些穩定及支撐。」Sheth說。
不過,中國國內的信貸約達到GDP的200%,高出其他國家甚多。
穆迪指出,中國的國內債務是GDP的196.8%,過去5年成長53.2%。中國的外部債務,僅為15.6%,被穆迪評為「低」。
她補充,那些喪失生產力、營收成長流失或獲利低的區塊,將會發現難以償還債務。
在周二出具的報告中,穆迪指出,中國國營企業的負債部位,相當巨大。中國國營企業的負債,從2012年的低於GDP 100%,到現在來到GDP的115%。
不過,債務總量,過度表述了國家的曝險。「多數國營企業的財務狀況健全,並不需要直接或間接的政府支助。」穆迪表示。
雖然一解決債務的方法,就是放手讓其違約,但中國與其他政府一樣,「都不希望見到違約。」Sheth說。
留言列表